登革热的传播媒介通常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。
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喜欢在小型积水容器中产卵繁殖,如花盆托盘、废旧轮胎积水、水缸等。当它们叮咬感染登革热病毒的患者后,病毒会在蚊子体内进行增殖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,蚊子再次叮咬其他人时,就会将病毒传播给新的宿主,从而导致登革热的传播。
埃及伊蚊多在室内及周边栖息活动,白天频繁叮咬人,且对人血有较强的偏好。白纹伊蚊则多在室外活动,也会进入室内,同样在白天叮咬人,其分布范围较为广泛,适应能力强。这两种蚊子的这些习性,使得登革热病毒有更多机会在人群中扩散传播。
日常生活中,应注重防蚊灭蚊。及时清理家中的积水容器,定期更换室内水生植物的水,避免为蚊子提供滋生环境。外出时可穿着长袖长裤,使用驱蚊产品,如驱蚊液、花露水等。居住环境可安装纱窗、蚊帐等防蚊设施,降低被蚊子叮咬的风险,有效预防登革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