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炎与肾病在病因、病理改变、临床表现、实验室检查、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区别。
1.病因:肾炎多由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引起,可因感染、自身免疫疾病等诱发;肾病病因多样,除免疫因素外,还包括代谢异常、药物损伤、遗传因素等。
2.病理改变:肾炎主要病理变化在肾小球,表现为肾小球的炎症细胞浸润、基底膜损伤等;肾病的病理改变主要涉及肾小球滤过膜,如足细胞损伤、基底膜电荷屏障破坏等。
3.临床表现:肾炎常有血尿、蛋白尿、水肿、高血压等症状;肾病以大量蛋白尿、低蛋白血症、高度水肿、高脂血症为主要表现。
4.实验室检查:肾炎患者尿常规可见红细胞、白细胞、管型等,肾功能检查可能出现肌酐、尿素氮升高;肾病患者尿蛋白定量常大于3.5g/d,血浆白蛋白低于30g/L。
5.治疗方法:肾炎治疗以控制免疫炎症反应、防治并发症为主,常使用糖皮质激素、免疫抑制剂等;肾病治疗除使用上述药物外,还需针对低蛋白血症、高脂血症进行对症治疗。
无论是肾炎还是肾病,日常都要注意休息,避免劳累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如均衡饮食、适度运动等。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,按时服药、定期复查,以便及时调整治疗策略,控制病情发展,防止肾功能进一步恶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