矮小症的症状包括生长缓慢、身材矮小、骨骼发育迟缓、面容幼稚、性发育迟缓等。
1. 生长缓慢:矮小症患儿在儿童时期,身高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同龄人。正常儿童每年身高增长一般在5厘米以上,而矮小症患儿可能每年增长不足4厘米,甚至更少,家长可通过定期测量孩子身高并与标准生长曲线对比来发现。
2. 身材矮小:与同年龄、同性别正常儿童相比,矮小症患儿身高明显落后,一般低于正常儿童平均身高的两个标准差以上,在班级中常处于较矮的位置。
3. 骨骼发育迟缓:通过拍摄左手腕部X线片,可发现矮小症患儿的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。比如实际年龄10岁,骨龄可能只有8岁,这会影响最终身高的增长潜力。
4. 面容幼稚:部分矮小症患儿面容相对幼稚,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,五官比例可能也与同龄人有所差异,给人一种娃娃脸的感觉。
5. 性发育迟缓:一些矮小症患儿会出现性发育延迟的情况,如男孩在12岁后、女孩在10岁后仍未出现第二性征发育迹象,或发育进程缓慢。
日常生活中,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,定期测量身高并记录。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、均衡的饮食以及适当的运动。若发现孩子生长异常,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,一旦确诊矮小症,需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,严格遵医嘱用药,定期复查,以争取更好的治疗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