癌胚抗原通常是一种肿瘤标志物。它是一种存在于内胚层细胞分化而来的癌症细胞表面,以及血清和其他体液中的糖蛋白。
癌胚抗原最初在结肠癌和胚胎组织中被发现,正常情况下,人体内的癌胚抗原含量较低。当身体出现某些恶性肿瘤,如结直肠癌、胃癌、肺癌、胰腺癌等,癌细胞会大量合成并释放癌胚抗原进入血液,导致其在血清中的浓度升高。不过,癌胚抗原升高并非一定意味着患有癌症,一些非恶性疾病,如炎症性肠病、肝硬化、肺部感染等,也可能引起其轻度升高。
在临床上,癌胚抗原主要用于辅助诊断肿瘤,监测肿瘤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。比如在肿瘤治疗过程中,如果癌胚抗原水平持续下降,往往提示治疗有效;若治疗后该指标再次升高,则可能预示肿瘤复发或转移。但它不能作为确诊癌症的唯一依据,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、体征、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检查等结果综合判断。
日常生活中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维持身体良好状态很重要。要均衡饮食,多摄入蔬菜、水果,减少高脂肪、高蛋白食物的过量摄取。适度进行体育锻炼,戒烟限酒,避免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中。定期体检,关注癌胚抗原等指标变化,若发现异常,应及时就医,遵循医生的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建议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