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风湿病通常是指人体遭受风、寒、湿、热等外邪侵袭,致使经络痹阻,气血运行不畅,进而引发肌肉、筋骨、关节出现疼痛、麻木、重着、屈伸不利,甚至关节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类疾病。
中医认为,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基础,当人体正气亏虚,卫外不固时,外界邪气容易乘虚而入。而风、寒、湿、热等邪气则是发病的外在因素。风邪善行而数变,寒邪凝滞收引,湿邪重浊黏滞,热邪燔灼急迫,这些邪气单独或合而为病,侵犯人体经络关节。
在临床表现上,不同类型的中医风湿病症状有所差异。感受风寒湿邪者,关节疼痛多遇寒加重,得温则减,肢体沉重;感受风湿热邪者,关节红肿热痛,疼痛较为剧烈,活动时加重。病情迁延不愈还可能导致关节畸形、肌肉萎缩等严重后果。
日常需注意居住环境的干燥温暖,避免长期处于潮湿寒冷之地。适度进行运动锻炼,如太极拳、八段锦等,有助于增强体质,促进气血运行。饮食方面,可适当食用具有祛风除湿、通络止痛功效的食物,如薏仁、山药等。同时,要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,定期复诊,以便医生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