细菌性痢疾通常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。
痢疾杆菌随污染的食物、水等经口进入人体,在肠道内大量繁殖,侵袭肠黏膜上皮细胞,导致肠黏膜出现炎症、坏死、溃疡等病变。这些病变使得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,引发腹痛、腹泻、黏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一系列症状。
患者发病时,频繁腹泻会导致身体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,若不及时补充,可能引起脱水、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。而且,由于肠道处于炎症状态,消化和吸收功能也会受到极大干扰,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取。
在日常生活中,预防细菌性痢疾十分关键。要注意饮食卫生,不吃生冷、变质食物,尽量选择新鲜、干净且经过充分烹饪的食材。同时,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勤洗手,尤其是在饭前便后。对于已经患病的个体,需积极配合治疗,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,保证足够的休息,避免过度劳累,以促进身体尽快恢复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