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硬化病人的皮肤症状有黄疸、蜘蛛痣、肝掌、皮肤瘙痒、色素沉着等。
1. 黄疸:这是较为常见的症状,主要是因为肝硬化导致肝功能受损,胆红素代谢出现障碍,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,从而使皮肤和巩膜发黄。黄疸程度可轻可重,轻者可能仅表现为眼睛轻度发黄,重者全身皮肤都会呈现明显的黄色。
2. 蜘蛛痣:多出现于面部、颈部、上胸部等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。它是一种特有的毛细血管扩张症,中心有一个小红点,周围有呈辐射状的细小血管分支,形似蜘蛛。其形成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能力下降有关。
3. 肝掌:表现为手掌大小鱼际处皮肤发红,加压后褪色。这同样是由于肝硬化时肝功能减退,雌激素在体内蓄积,刺激毛细血管充血、扩张所致。
4. 皮肤瘙痒:部分肝硬化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,这可能与胆汁淤积、胆盐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有关。瘙痒程度不一,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和生活质量。
5. 色素沉着:患者面部、颈部等部位的皮肤可能会出现色素沉着,表现为皮肤颜色加深、暗沉。因为肝脏功能受损,对黑色素的代谢能力减弱,导致黑色素在皮肤沉积。
肝硬化病人出现这些皮肤症状时,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,避免搔抓以免引起皮肤破损和感染。日常饮食要遵循低盐、低脂、高蛋白原则,多休息。同时,务必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和复查,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