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癌出血的症状有呕血、黑便、便血、贫血、失血性休克等。
1. 呕血:当胃癌病灶侵犯较大血管,出血量较多且速度较快时,血液会反流至食管,经口腔呕出。呕出的血液颜色可呈鲜红色、暗红色或咖啡渣样,这取决于血液在胃内停留的时间,停留时间短为鲜红色,停留时间长,经胃酸作用后变为咖啡渣样。
2. 黑便:胃癌出血后,血液在肠道内经过消化液作用,血红蛋白中的铁与肠道内的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,使粪便颜色变黑,质地黏稠发亮,如同柏油,故称为柏油样便。一般出血量达到50-100毫升即可出现黑便。
3. 便血:若胃癌出血部位靠近直肠或出血量特别大,血液来不及在肠道内充分消化,可出现便血,即大便中带有新鲜血液,血液可与粪便混合,也可在排便后滴出。
4. 贫血:长期少量的胃癌出血,会导致体内铁元素丢失,引起缺铁性贫血。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、头晕、乏力、心慌、气短等症状,活动耐力下降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。
5. 失血性休克:如果胃癌出血量大且未能及时控制,会导致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,引起失血性休克。患者会出现血压下降、脉搏细速、四肢湿冷、意识模糊等症状,若不及时抢救,可危及生命。
日常生活中要多留意自身身体状况,一旦出现上述症状,应及时就医检查。确诊胃癌出血后,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,严格遵医嘱用药、定期复查,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,提高生存质量,延长生存期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