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后出血与月经在发生时间、出血量、出血原因、血液特点、伴随症状等方面存在不同 。
1. 发生时间:产后出血发生在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,多在产后数小时内出现;月经则是女性生育期周期性出现,一般间隔21-35天,平均28天。
2. 出血量:产后出血出血量较多,超过500毫升,严重时可达数千毫升;月经出血量相对较少,一般每次月经量在20-60毫升,超过80毫升属于月经过多。
3. 出血原因:产后出血主要因子宫收缩乏力、胎盘因素、软产道裂伤、凝血功能障碍等;月经是由于卵巢周期性变化,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出血。
4. 血液特点:产后出血血液常伴有胎盘、胎膜组织碎片;月经血一般为暗红色,不凝固,含有子宫内膜碎片、宫颈黏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。
5. 伴随症状:产后出血常伴有头晕、乏力、心慌、血压下降等失血症状,严重时可致休克;月经期间可能有轻微腹痛、腰酸、乳房胀痛等不适。
日常要关注自身身体状况,产后需密切留意阴道出血情况,出现异常及时就医。经期要注意卫生,避免劳累,保持良好生活习惯。若出现月经异常或产后恢复问题,应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检查和治疗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