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痔的症状有肛门不适、疼痛、瘙痒、便血、肿物脱出等。
1.肛门不适:患者常感觉肛门处有异物感,尤其在排便后或长时间站立、行走后,这种不适会更加明显,有时还会有坠胀感,影响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。
2.疼痛:当外痔发生血栓形成或炎症时,会出现剧烈疼痛。疼痛程度不一,轻者为隐痛,重者则疼痛难忍,坐立不安,尤其在排便时,由于粪便的挤压和摩擦,疼痛会加剧。
3.瘙痒:外痔可刺激肛门周围的皮肤,导致分泌物增多并流出肛门外,刺激肛周皮肤,引起瘙痒。长期搔抓还可能导致皮肤破损、感染,进一步加重不适。
4.便血:部分外痔患者在排便时可能出现便血症状,一般为粪便表面带血或便后手纸上有血迹,颜色鲜红,出血量通常较少。
5.肿物脱出:随着外痔病情的发展,痔核可能逐渐增大,在排便时会脱出肛门外,初期可自行回纳,后期则需用手推回甚至无法回纳。
外痔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肛门清洁,勤换内裤,避免久坐、久站,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,防止便秘和腹泻。饮食上多吃蔬菜、水果,避免食用辛辣、刺激性食物。若出现上述症状,应及时就医,遵医嘱进行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