轮状病毒感染通常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。
轮状病毒呈车轮状,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。当健康个体接触到被轮状病毒污染的水源、食物、物品等,病毒就会进入体内,在肠道内大量繁殖。病毒会侵袭小肠绒毛上皮细胞,导致细胞受损、脱落,影响肠道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,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。
感染轮状病毒后,常见症状包括腹泻、呕吐、发热等。腹泻多为水样便,次数频繁,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、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。呕吐一般在疾病初期较为明显,发热程度不一。不同年龄段人群对轮状病毒的易感性有所差异,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,是高发人群。
在日常生活中,预防轮状病毒感染十分重要。要注意个人卫生,勤洗手,尤其是在接触食物前后和处理排泄物后。保持居住环境清洁,定期对餐具、玩具等物品进行消毒。提倡母乳喂养,母乳中含有多种免疫成分,有助于增强婴幼儿的抵抗力。同时,在轮状病毒感染高发季节,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、空气不流通的场所。若出现疑似轮状病毒感染症状,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