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物性脂肪肝一般是指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。
药物进入人体后,经过一系列代谢过程。有些药物会干扰肝脏正常的脂肪代谢途径。比如,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脂肪酸的摄取、转运、氧化以及脂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等环节。当肝脏内脂肪的代谢出现异常,脂肪就会在肝脏细胞内堆积,逐渐形成脂肪肝。
多种药物都可能引发药物性脂肪肝。常见的有一些抗生素,它们在抑制细菌生长的同时,可能对肝脏细胞产生不良影响,干扰脂肪代谢。还有一些激素类药物,长期使用可能改变体内的激素水平,进而影响肝脏对脂肪的处理能力。另外,部分抗肿瘤药物也存在这样的风险,在对抗肿瘤细胞的过程中,对正常肝脏细胞的功能造成损害,导致脂肪代谢紊乱。
一旦发现药物性脂肪肝,应及时与医生沟通。在日常生活中,要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,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随意更换药物。同时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合理饮食,减少高脂肪、高糖食物的摄入,适当增加运动量,有助于维持肝脏的正常功能,降低药物性脂肪肝进一步发展的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