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紫癜通常是指儿童时期出现的以血液溢于皮肤、黏膜之下,出现瘀点瘀斑,压之不褪色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。
小儿紫癜主要是由于小儿机体的气血功能失调,导致血液不循常道,溢于脉外而形成。当小儿外感风热之邪,侵袭肌表,蕴于经络,可使气血运行不畅,迫血妄行,从而出现皮肤紫癜;或者小儿素体阴虚,加之病后阴液耗伤,阴虚火旺,虚火灼伤脉络,也会导致血液外渗形成紫癜;小儿脾胃虚弱,气血生化不足,气不摄血,也可致使血液逸出脉外引发紫癜。
小儿紫癜在临床上有不同的类型,常见的有风热伤络型,起病较急,皮肤紫癜色泽鲜红,可伴有瘙痒,常伴有发热、咽痛等外感症状;血热妄行型,紫癜颜色紫红,密集分布,可伴有鼻衄、齿衄等多种出血症状,还可见心烦、口渴等;气不摄血型,紫癜反复出现,颜色淡紫,患儿常伴有面色萎黄、神疲乏力等气血不足的表现;阴虚火旺型,紫癜颜色较红,时发时止,可伴有低热、盗汗等阴虚症状。
在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让患儿多休息,避免剧烈运动,减少活动量,防止紫癜加重。饮食上,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腻、刺激性食物,可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果,有助于增强血管韧性。同时,要注意皮肤清洁,避免搔抓皮肤,防止皮肤破损引发感染。并且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和复查,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