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肺炎的病原体通常包括细菌、病毒、支原体等。
细菌是引发小儿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。常见的有肺炎链球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等。这些细菌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,当小儿抵抗力下降时,细菌容易侵入呼吸道并大量繁殖,导致肺部炎症。细菌在肺部生长过程中,会释放毒素,破坏肺部组织,影响气体交换,进而引发咳嗽、发热、呼吸急促等肺炎症状。
病毒也是导致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体。如呼吸道合胞病毒、流感病毒等。病毒感染呼吸道后,会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复制,引起细胞损伤,使呼吸道的防御功能降低,容易继发细菌感染,加重肺部炎症。病毒引发的肺炎往往具有较强的传染性,传播速度较快。
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在小儿中也较为常见。支原体没有细胞壁,可黏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,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,引发免疫反应,导致肺部出现炎症。支原体肺炎的症状相对较为特殊,发热可持续2-3周,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。
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让小儿适当进行户外活动,增强体质,提高免疫力。在流感高发季节,尽量避免带小儿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。若小儿出现疑似肺炎症状,应及时就医,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,按时服药、定期复查,以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