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电图ST-T改变通常是指心电图上ST段和T波出现了与正常情况不同的变化,这往往提示心肌可能存在一定问题。
ST段是指心电图上QRS波群终点至T波起点的线段,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。当心肌发生损伤、缺血等情况时,心肌细胞的代谢和电活动会出现异常,进而反映在心电图上表现为ST-T改变。比如心肌缺血时,心肌细胞的有氧代谢受到影响,细胞内外离子分布改变,导致心肌复极过程异常,ST段可能出现压低,T波可能低平或倒置。
引起ST-T改变的原因有多种。冠心病是较为常见的原因,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,引发ST-T改变。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、肥厚型心肌病等,由于心肌结构和功能的改变,也可能出现这种异常。电解质紊乱,像血钾异常,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心肌电活动,造成ST-T改变。还有一些药物因素,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等也可能引起心电图的这种变化。
出现心电图ST-T改变后,不能仅凭这一结果确诊疾病。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,如是否有胸痛、胸闷、心悸等,以及其他检查,像心脏超声、心肌酶等综合判断。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规律作息,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,戒烟限酒,适当运动。若发现异常,应及时就医,遵循医生的建议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