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囊皮炎通常是指发生于毛囊部位的皮肤炎症。
毛囊是毛发在皮肤内的生长结构,当毛囊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时,就可能引发炎症。常见的引发因素有细菌感染,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,这些细菌在适宜条件下大量繁殖,侵袭毛囊及其周围组织,导致炎症反应。真菌感染也可能诱发毛囊皮炎,像马拉色菌等真菌,会在皮肤表面异常增殖,破坏毛囊的正常生理环境。皮肤油脂分泌过多、局部皮肤清洁不当、摩擦刺激、自身免疫功能异常等,都可能增加毛囊皮炎的发病几率。
毛囊皮炎在临床上有多种表现。一般初期可能出现毛囊性丘疹,表现为与毛囊一致的小疙瘩,颜色可呈红色。随着病情发展,丘疹可能会逐渐变大,顶端可能出现脓疱,脓疱内含有脓性分泌物。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或疼痛症状,搔抓后可能导致症状加重,甚至引发感染扩散。
日常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,选择温和的清洁产品,避免过度清洁损伤皮肤屏障。尽量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刺激,穿着宽松、柔软的衣物。饮食上,避免食用过多辛辣、油腻、甜食等刺激性食物,以免刺激皮脂腺分泌,加重毛囊负担。若出现毛囊皮炎症状,应及时就医,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,切不可自行随意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