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外结核通常是指结核菌侵犯肺部以外的组织和器官所引起的疾病。
结核菌具有较强的侵袭性,可通过血液、淋巴等途径到达身体各个部位。当结核菌在肺外的组织或器官定植、繁殖后,就会引发相应部位的病变。比如侵犯骨骼,可导致骨结核,破坏骨质结构;侵犯泌尿系统,会引起肾结核,影响肾脏正常功能;侵犯脑膜,引发结核性脑膜炎,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。
肺外结核的症状因发病部位而异。发生在关节部位,可能出现关节疼痛、肿胀、活动受限;在肠道,会有腹痛、腹泻、便血等表现。诊断肺外结核相对复杂,往往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、症状、体征以及多种检查结果,如影像学检查、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。
治疗肺外结核一般采用抗结核药物,且治疗周期通常较长,以确保彻底杀灭结核菌,防止复发。在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营养均衡,保证充足的蛋白质、维生素等摄入,增强机体抵抗力。同时,规律作息,避免过度劳累,保持良好的心态,积极配合治疗,定期复查,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