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带状疱疹与生殖疱疹在病因、症状表现、发病部位、传播途径、治疗方法等方面上存在不同。
1. 病因:带状疱疹由水痘 - 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,该病毒初次感染引发水痘,痊愈后病毒潜伏在神经节,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被激活。生殖疱疹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2型引起,少数由1型导致,通过性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后潜伏在骶神经节,受诱因激活发病。
2. 症状表现:带状疱疹表现为身体单侧带状分布的成簇水疱,疱壁紧张发亮,疱液澄清,伴有明显神经痛,疼痛程度不一,在发疹前、发疹时及皮损痊愈后都可能出现。生殖疱疹初发时有红斑、丘疹,迅速发展为水疱,3-5天后破溃形成溃疡、糜烂,自觉疼痛,常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、发热、头痛等全身症状,复发性生殖疱疹症状较初发轻,病程短。
3. 发病部位:带状疱疹好发于肋间神经、三叉神经等支配区域,常见于胸部、面部等。生殖疱疹主要发生在生殖器及肛门周围皮肤黏膜,男性多见于包皮、龟头、冠状沟等,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、阴道口、阴蒂等。
4. 传播途径:带状疱疹患者水疱疱液含有病毒,对水痘 - 带状疱疹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接触后可发生水痘,一般不会在成人之间互相传染。生殖疱疹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,也可通过间接接触患者污染的物品传播,如共用毛巾、浴巾、马桶座圈等。
5. 治疗方法:带状疱疹以抗病毒、止痛、营养神经、防治并发症为主,常用药物有阿昔洛韦、伐昔洛韦等抗病毒药,加巴喷丁、普瑞巴林等止痛药物,甲钴胺等营养神经药物。生殖疱疹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、缩短病程、减少复发,发作期使用阿昔洛韦、泛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,频繁复发者需长期抑制治疗。
日常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,规律作息、均衡饮食、适度锻炼以增强免疫力。注意个人卫生,保持皮肤清洁,避免搔抓皮损处以防继发感染。若患有生殖疱疹,治疗期间应避免性行为,防止交叉感染。治疗后需定期复查,严格遵医嘱用药,出现异常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