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RI在医学上是磁共振成像的英文缩写,是一种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所产生信号经重建成像的检查方法。
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是将人体置于特殊的磁场中,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,引起氢原子核共振,并吸收能量。在停止射频脉冲后,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,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,被体外的接受器收录,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。
MRI检查具有多平面成像、软组织分辨力高等优点。它能清晰地显示人体各部位的解剖结构,对于中枢神经系统、头颈部、胸部、腹部及盆腔等部位的病变诊断有重要价值。比如在脑部疾病中,能准确发现脑肿瘤、脑梗死、脑出血等病变;在关节疾病方面,对半月板损伤、韧带拉伤等诊断精准度高。
进行MRI检查时,要去除身上的金属物品,因为金属会干扰图像质量,甚至可能造成危险。检查过程中需保持安静,避免因移动产生伪影影响结果。检查后,若医生根据影像结果给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建议,应积极配合。遵循医生的指导,有助于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,保障身体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