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急性胃炎可通过调整饮食、补充水分、药物治疗、去除病因、手术治疗等方法应对。
1. 调整饮食:对于小儿急性胃炎,调整饮食十分关键。患病期间胃肠道较为脆弱,此时给予清淡、易消化食物,如小米粥、软面条等,可减轻胃肠道负担,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腻、刺激性食物,防止进一步刺激胃黏膜,有助于胃黏膜的修复和炎症的缓解。同时遵循少食多餐原则,让胃部能更好地适应食物摄入,促进消化功能恢复。
2. 补充水分:小儿急性胃炎常伴有呕吐、腹泻等症状,易导致身体脱水和电解质紊乱。及时补充水分能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。可让患儿适量饮用温水,若呕吐严重,可采用少量多次饮用方式,以保证水分摄入。也可适当饮用口服补液盐,补充丢失的电解质,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,避免因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。
3. 药物治疗:遵医嘱用药对于小儿急性胃炎的治疗至关重要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,能中和胃酸,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,保护胃黏膜;奥美拉唑肠溶胶囊,可抑制胃酸分泌,减少胃酸对受损胃黏膜的侵蚀;多潘立酮混悬液,能促进胃肠蠕动,增强胃排空能力,缓解恶心、呕吐等症状。这些药物从不同方面作用于胃部,改善胃炎症状,促进胃部恢复。
4. 去除病因:明确并去除小儿急性胃炎的病因是治疗的根本。若因食用不洁食物引起,需停止食用并清理胃肠道;若是药物导致,应停用相关药物;若为感染因素,需针对病原体进行相应治疗。去除病因可从源头解决问题,防止胃炎进一步发展,为胃部恢复创造良好条件,避免病情反复。
5. 手术治疗:一般小儿急性胃炎较少需要手术治疗,但在出现严重并发症,如胃穿孔、大量胃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时,需考虑手术干预。手术能直接修复受损组织,控制出血等情况,挽救患儿生命。不过手术风险较大,需严格评估患儿身体状况和病情严重程度后谨慎选择。
小儿急性胃炎治疗后,日常要注意饮食规律,避免食用生冷、变质食物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勤洗手。同时要注意休息,保证充足睡眠,利于身体恢复。定期复查,以便及时了解胃部恢复情况,若有不适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