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肌劳损常发生的部位有腰骶部、棘突旁、髂嵴上方、竖脊肌、臀大肌等。
1. 腰骶部:此处是腰肌劳损的高发区域,腰椎与骶椎的连接处活动频繁,承受较大压力,腰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,易引发劳损,出现疼痛、酸胀等不适症状。
2. 棘突旁:脊柱棘突两侧分布着众多肌肉附着点,日常的弯腰、扭转等动作会使这些部位的肌肉反复受力,长期积累易导致肌肉纤维损伤,引发腰肌劳损,产生压痛感。
3. 髂嵴上方:髂嵴上方的肌肉与腰部活动密切相关,在进行体力劳动或运动时,该部位肌肉易因过度牵拉、摩擦而受损,进而出现劳损症状,影响腰部正常活动。
4. 竖脊肌:作为维持脊柱稳定和正常生理曲度的重要肌肉,竖脊肌在长时间站立、久坐或不正确姿势下,持续处于紧张收缩状态,容易疲劳、损伤,引发腰肌劳损。
5. 臀大肌:臀大肌与腰部肌肉相互协同工作,当腰部肌肉功能异常时,臀大肌会代偿部分功能,过度使用可导致其劳损,出现疼痛,且可能与腰部疼痛相互影响。
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,避免长时间弯腰或久坐,适当进行腰部和臀部肌肉的锻炼,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。若出现腰肌劳损症状,应及时就医,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,防止病情加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