卵巢癌基础药物有铂类药物、紫杉类药物、抗血管生成药物、PARP抑制剂、免疫治疗药物等。
1. 铂类药物:是卵巢癌化疗的基石,常用的有顺铂、卡铂等。通过与肿瘤细胞的DNA结合,阻止其复制和转录,从而发挥抗癌作用。在卵巢癌的一线治疗中广泛应用,能有效缩小肿瘤体积,控制病情进展,提高患者生存率。但可能会有恶心、呕吐、肾毒性等不良反应。
2. 紫杉类药物:如紫杉醇、多西他赛等。主要作用机制是促进微管蛋白聚合,抑制其解聚,使细胞周期停滞,进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。常与铂类药物联合使用,显著提高卵巢癌治疗效果。不过可能引发过敏反应、骨髓抑制、神经毒性等。
3. 抗血管生成药物:像贝伐珠单抗等。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,切断肿瘤的营养供应,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目的。可用于一线治疗后的维持治疗,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。副作用包括高血压、蛋白尿、出血等。
4. PARP抑制剂:例如奥拉帕利、尼拉帕利等。能特异性抑制PARP酶活性,阻断肿瘤细胞的DNA损伤修复,使肿瘤细胞死亡。对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卵巢癌患者疗效显著,可用于维持治疗,降低复发风险。可能出现贫血、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。
5. 免疫治疗药物:如帕博利珠单抗等。通过激活自身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。在卵巢癌治疗中,对特定人群有一定疗效,为部分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。但可能引起免疫相关不良反应,如免疫性肺炎、免疫性肝炎等。
卵巢癌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时,务必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,按时按量用药。日常要注意休息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营养摄入,定期复查,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