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食管炎的检查项目有胃镜检查、食管 24 小时 pH 监测、食管压力测定、食管钡餐造影、食管滴酸试验等。
1. 胃镜检查:是诊断食管炎最准确的方法,可直接观察食管黏膜的损伤程度、范围,还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,明确病变的性质,有助于判断食管炎的严重程度及排除其他食管疾病。
2. 食管24小时pH监测:通过将 pH 电极置于食管下括约肌上方 5cm 处,连续记录 24 小时食管内 pH 值变化,从而了解食管的酸碱度情况,判断是否存在胃食管反流及反流的程度,对诊断食管炎有重要意义。
3. 食管压力测定:通常采用充满水的连续灌注导管系统测定食管腔内压力,以估计食管下括约肌和食管的功能。当静止时食管下括约肌压力<0.8kPa6mmHg,或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与胃腔内压力比值<1,则可能有胃食管反流存在。
4. 食管钡餐造影:可观察食管的形态、蠕动情况以及有无黏膜破坏等表现,能发现食管黏膜的一些病变,但对于轻度食管炎的诊断准确性不如胃镜,不过可用于排除食管其他器质性病变。
5. 食管滴酸试验:通过向食管内滴注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,刺激食管黏膜,若患者出现胸骨后疼痛或烧心等症状,则为阳性,有助于食管炎的诊断。
食管炎患者日常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腻、刺激性食物,避免饮用咖啡、浓茶等,戒烟戒酒。进食不宜过饱,睡前 3 小时内不宜进食。睡觉时可适当抬高床头,减少反流。同时,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,按时服药,定期复查,以便及时了解病情的恢复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