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高血压到医院一般需检查血压测量、血液检查、尿液检查、心电图、心脏超声等。
1. 血压测量:通过使用血压计,在不同时间多次测量血压,包括诊室血压、家庭自测血压以及动态血压监测,以准确了解血压波动情况,判断高血压的类型及严重程度,为后续治疗提供基础数据。
2. 血液检查:主要检测血常规、血脂、血糖、肾功能、电解质等项目。血常规可了解有无贫血等异常;血脂、血糖检测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代谢紊乱;肾功能指标能反映肾脏是否因高血压受损;电解质检查可查看体内钾、钠等元素平衡状况。
3. 尿液检查:分析尿常规和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。尿常规能初步判断泌尿系统是否有炎症、出血等问题;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早期发现高血压引起的肾脏损伤具有重要意义。
4. 心电图:记录心脏电活动情况,可发现心肌缺血、心律失常等问题,帮助医生了解高血压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,评估心脏健康状况。
5. 心脏超声:利用超声波技术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,查看心房、心室大小、心肌厚度、心脏瓣膜活动等,判断高血压是否已导致心脏结构改变和功能受损。
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如规律作息、适度运动、控制体重、戒烟限酒、减少钠盐摄入、增加钾摄入等。同时,务必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,定期复诊,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,有效控制血压,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