溃疡性结肠炎在并发大出血、穿孔、中毒性巨结肠、癌变、内科治疗无效等情况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。
1. 并发大出血:当溃疡性结肠炎导致肠道大量出血,经积极的保守治疗,如输血、使用止血药物等措施后,出血仍无法有效控制,严重威胁生命时,需紧急进行手术,切除出血的病变肠段以止血。
2. 穿孔:肠道穿孔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,肠内容物流入腹腔可引发弥漫性腹膜炎,导致剧烈腹痛、发热、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后果。一旦确诊穿孔,通常需尽快手术修复穿孔部位或切除病变肠段。
3. 中毒性巨结肠:这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,结肠出现严重扩张,肠壁变薄,有穿孔风险。患者可出现高热、腹痛、严重腹泻等症状,经内科治疗无效时,应及时手术,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。
4. 癌变:如果在病情发展过程中,经病理检查确诊肠道发生癌变,为了防止癌细胞扩散,提高患者生存率,通常需要进行手术切除癌变组织及周围部分正常组织。
5. 内科治疗无效:部分患者经过规范、足量的内科药物治疗,如使用氨基水杨酸制剂、糖皮质激素、免疫抑制剂等,病情仍持续活动、症状难以缓解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,此时也可考虑手术治疗。
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术后要注意休息,保持伤口清洁,防止感染。饮食上从流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,遵循少食多餐原则,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腻、刺激性食物。同时,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,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