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乙酰氨基酚、布洛芬、阿司匹林、吲哚美辛、安乃近等是常见的退烧药。
1. 对乙酰氨基酚: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及释放,而产生周围血管扩张,引起出汗以达到解热作用,同时能抑制P物质、缓激肽等作用,提高痛阈而产生镇痛效果。适用于普通感冒或流感引起的发热,也用于缓解轻至重度疼痛,安全性较高,对胃肠道刺激小。
2. 布洛芬:属于非甾体抗炎药,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,减少前列腺素合成,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感受,达到解热、镇痛、抗炎的效果。能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,像头痛、关节痛等,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。
3. 阿司匹林:同样是通过抑制COX,减少前列腺素合成,发挥解热、镇痛、抗炎作用。可用于发热、头痛、牙痛等多种疼痛,还能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等。不过,其对胃肠道有一定刺激,可能会引起恶心、呕吐等不良反应。
4. 吲哚美辛:通过抑制体内的环氧化酶活性,减少前列腺素合成,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,达到解热效果。常用于缓解高热,对一些炎症性疾病引起的发热效果较好,但不良反应相对较多,如胃肠道不适、头晕等。
5. 安乃近:通过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前列腺素合成酶,使散热增加,从而达到退热作用。曾经广泛用于退热,但因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,如粒细胞缺乏症等,目前临床应用已逐渐减少。
使用退烧药时,要依据具体病情和体质合理选择。同时,使用过程中要多关注身体反应,若发热持续不退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,应及时就医,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用药,不可自行随意增减剂量或长期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