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囊炎常表现为红色充实性丘疹、毛囊性脓疱疮、疖肿、痈等。
1. 红色充实性丘疹:起初多为与毛囊口一致的红色充实性丘疹,大小相对较为一致,直径一般在2至4毫米,孤立散在分布,顶端尖锐,触之质地稍硬,周围皮肤常伴有轻度红晕,患者可能仅感觉轻微瘙痒或压痛。
2. 毛囊性脓疱疮:随着病情发展,丘疹顶端可迅速发展为脓疱,脓疱大小不一,小的如粟粒大小,大的可能直径达1厘米左右,疱壁薄且易破溃,疱液初期澄清,随后可变为浑浊脓性,破溃后会流出少量脓性分泌物,干燥后形成黄色痂皮。
3. 疖肿:若炎症进一步加重,可发展为疖肿,表现为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,疖肿通常比毛囊炎更大,直径可达数厘米,呈锥形隆起,红肿疼痛明显,尤其是在疖肿成熟时,顶部会出现脓头,破溃后会排出大量脓血。
4. 痈: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称为痈,痈比疖肿更大且更为严重,病变范围可累及大片皮肤组织,表面有多个脓头,形似蜂窝,疼痛剧烈,伴有明显的红肿热痛,严重时可出现发热、畏寒等全身症状。
日常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卫生,避免搔抓、摩擦皮肤,防止损伤毛囊引发感染。选择温和的清洁产品,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清洁剂。同时,要注意增强自身免疫力,均衡饮食,适当运动。若毛囊炎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,应及时就医,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