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房颤检查项目有心电图、心脏超声、动态心电图监测、血液检查、食管心电图等。
1. 心电图:是诊断房颤最常用的方法,能清晰显示房颤特征性的心电图表现,如P波消失,代之以大小、形态及间距均不规则的f波,RR间距绝对不规则等,可快速明确是否存在房颤。
2. 心脏超声:通过心脏超声检查,能够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,了解心房大小、心室壁厚度、心脏瓣膜情况等,有助于判断房颤的病因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,还能发现心房内有无血栓形成。
3. 动态心电图监测:可连续记录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心电图,能捕捉到短暂发作的房颤,对于症状不典型、发作不频繁的房颤诊断有重要价值,还能评估房颤发作的频率、持续时间等。
4. 血液检查:包括血常规、凝血功能、甲状腺功能、电解质等项目。血常规可了解有无贫血;凝血功能检查有助于评估抗凝治疗的风险和效果;甲状腺功能检查可排查甲状腺功能异常导致的房颤;电解质检查能判断是否存在电解质紊乱诱发房颤。
5. 食管心电图:将电极导管经鼻腔插入食管,贴近心脏后壁,能更清晰地记录心房电活动,对于一些常规心电图难以诊断的房颤,如隐匿性房颤等有较高的诊断价值。
房颤患者日常要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、过度劳累,戒烟限酒,控制情绪,避免剧烈波动。饮食上减少高盐、高脂食物摄入。定期就医复查相关指标,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,不可自行增减药物剂量,以便及时调整治疗策略,更好地控制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