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经期尿失禁常见原因有激素水平变化、盆底肌松弛、泌尿系统感染、膀胱过度活动症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。
1. 激素水平变化:经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大幅波动,雌激素、孕激素水平改变,会影响膀胱和尿道功能,使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变化,尿道括约肌张力改变,进而引发尿失禁情况。
2. 盆底肌松弛:多次分娩、年龄增长等因素,会让盆底肌肉和韧带弹性降低、支撑力减弱。经期盆腔充血,进一步加重盆底组织压力,导致对膀胱和尿道支撑不足,增加尿失禁风险。
3. 泌尿系统感染:经期女性身体抵抗力下降,若不注意经期卫生,细菌易侵入尿道引发感染。炎症刺激膀胱黏膜,使其敏感性增加,出现尿频、尿急、尿失禁等症状。
4. 膀胱过度活动症:病因尚不明确,可能与逼尿肌不稳定、膀胱感觉过敏等有关。经期身体的生理变化会诱发膀胱过度活动,导致膀胱不自主收缩,引起尿失禁。
5. 子宫内膜异位症: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,若异位到膀胱等泌尿系统,经期时异位内膜会充血、肿胀,压迫膀胱,影响膀胱正常功能,造成尿失禁。
日常需注意经期卫生,勤换卫生巾,保持外阴清洁。避免长时间憋尿,适度进行盆底肌锻炼,如凯格尔运动,增强盆底肌肉力量。若尿失禁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,应及时就医,遵医嘱进行检查和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