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肠癌手术后尿失禁可通过盆底肌训练、膀胱训练、药物治疗、中医治疗、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。
1. 盆底肌训练:通过有规律地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,增强盆底肌肉力量,改善控尿能力。对于肠癌手术后尿失禁患者,手术可能损伤了相关神经和肌肉,导致尿道括约肌功能减弱。而盆底肌训练能有效锻炼这些受损肌肉,提升其对尿液的控制能力,从而缓解尿失禁症状。可进行凯格尔运动,即收缩盆底肌肉,保持数秒后放松,重复进行。
2. 膀胱训练:制定规律的排尿时间表,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,帮助恢复膀胱的正常储尿和排尿功能。肠癌手术后,膀胱功能可能受到影响,出现不稳定收缩等情况。膀胱训练能让膀胱重新适应正常的充盈和排空节奏,减少尿失禁的发生。例如,从每 1 - 2 小时排尿一次开始,逐渐延长至 3 - 4 小时排尿一次。
3. 药物治疗:遵医嘱用药托特罗定片、索利那新片、米拉贝隆缓释片。这些药物可以作用于膀胱逼尿肌,抑制其过度收缩,增加膀胱容量,从而改善尿失禁症状。对于肠癌手术后因神经损伤等导致膀胱功能紊乱、逼尿肌不稳定收缩引起的尿失禁,药物治疗能从生理机制上进行调节,缓解症状。
4. 中医治疗:中医通过针灸、按摩等手段刺激特定穴位,调节身体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。对于肠癌手术后尿失禁患者,可刺激关元、气海、三阴交等穴位,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改善神经功能,增强膀胱的控制能力。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,通过调节整体机能来改善局部症状,达到治疗尿失禁的目的。
5. 手术治疗:当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手术。如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等,通过手术修复或重建受损的尿道支持结构,增强尿道括约肌功能,从而有效解决尿失禁问题。手术适用于因手术损伤严重,导致尿道括约肌功能严重受损,保守治疗难以恢复的患者,从根本上改善尿道的控尿能力。
日常要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,避免感染。避免长时间憋尿和增加腹压的动作,如提重物、剧烈咳嗽等。同时,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,以便及时了解恢复情况并调整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