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期口臭可进行口腔检查、胃肠道检查、呼吸道检查、血液检查、代谢疾病筛查等。
1. 口腔检查:这是较为基础的检查。医生会仔细查看牙齿状况,是否存在龋齿,即牙齿表面的龋洞,食物残渣易残留其中发酵产生异味;检查是否有牙周炎,牙周组织的炎症会导致牙龈出血、溢脓等引发口臭;还会查看是否有口腔黏膜疾病,如口腔溃疡、扁平苔藓等,这些病变也可能引起口臭。
2. 胃肠道检查:包括胃镜检查,能直接观察食管、胃和十二指肠内部情况,确定是否有胃炎、胃溃疡、胃食管反流病等,这些疾病可能导致食物消化异常,胃气上逆引发口臭。还可能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,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口臭关系密切,他会在胃内大量繁殖,影响胃部正常功能。
3. 呼吸道检查:通过喉镜检查喉部,查看是否有炎症、肿物等病变。鼻窦CT检查可排查鼻窦炎,鼻窦内的脓性分泌物倒流至口腔,会产生难闻气味。支气管镜检查能观察支气管内部状况,对于支气管炎、支气管扩张等疾病的诊断有帮助,这些呼吸道疾病也可能是口臭的原因。
4. 血液检查:血常规可了解白细胞、红细胞等指标,判断是否有感染。肝功能检查能评估肝脏功能,若肝脏出现问题,代谢功能受影响,可能导致口臭。肾功能检查有助于发现肾脏疾病,肾脏疾病引发的代谢紊乱也可能产生特殊气味。
5. 代谢疾病筛查:检测血糖,排查糖尿病,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,体内脂肪分解加速,会产生酮体,通过呼吸散发出口臭。甲状腺功能检查可判断甲状腺是否正常,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影响新陈代谢,进而导致口臭。
出现长期口臭,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,早晚正确刷牙、饭后漱口,饮食避免过于油腻、辛辣,规律作息,减少熬夜,适当运动,促进身体新陈代谢。若检查出疾病,需积极配合医生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