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查乙肝通常会涉及乙肝五项、乙肝病毒DNA定量、肝功能、肝脏超声、肝硬度值测定等项目。
1. 乙肝五项:即乙肝表面抗原、乙肝表面抗体、乙肝e抗原、乙肝e抗体、乙肝核心抗体。通过检测这五项指标,可初步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,以及感染的具体情况,比如是大三阳乙肝表面抗原、乙肝e抗原、乙肝核心抗体阳性还是小三阳乙肝表面抗原、乙肝e抗体、乙肝核心抗体阳性等,对乙肝感染状态进行初步分型。
2. 乙肝病毒DNA定量:主要是检测血液中的乙肝病毒数量。该数值能反映乙肝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活跃程度,对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、传染性大小以及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等都有重要指导意义。数值越高,病毒复制越活跃,传染性相对越强。
3. 肝功能:包含谷丙转氨酶、谷草转氨酶、胆红素、白蛋白等多项指标。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肝脏的代谢、合成等功能是否正常。若谷丙转氨酶、谷草转氨酶升高,提示肝细胞可能有损伤;胆红素升高可能与肝脏的胆红素代谢异常有关;白蛋白降低则可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下降。
4. 肝脏超声:能观察肝脏的形态、大小、实质回声等情况。可以发现肝脏是否有肿大、缩小,有无结节、囊肿等病变,对于判断肝脏有无器质性改变有重要价值,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硬化、肝肿瘤等疾病。
5. 肝硬度值测定:通过特定技术测量肝脏的硬度,以此评估肝脏纤维化的程度。对于乙肝患者,了解肝脏纤维化程度对于判断病情进展、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,能辅助判断是否已经发展到肝硬化阶段。
进行乙肝检查后,若结果异常,应及时就医。医生会综合各项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,饮食均衡,避免过度饮酒,减轻肝脏负担,定期复查相关项目,以便及时掌握病情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