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折急救的原则包括抢救生命、伤口处理、固定骨折、必要止痛、安全转运等。
1. 抢救生命:骨折现场急救首先要关注患者生命体征,检查呼吸、心跳等情况。若存在心跳呼吸骤停,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。同时注意有无颅脑、胸腹部等重要脏器损伤,及时处理危及生命的状况,优先确保患者生命安全。
2. 伤口处理:对于开放性骨折的伤口,要进行适当处理。用干净的纱布、毛巾等覆盖伤口,避免进一步污染。若有明显出血,可采用压迫止血法,在伤口近心端适当施压,减少出血量。
3. 固定骨折:固定骨折部位能减轻疼痛,避免骨折断端移动造成二次损伤。可就地取材,如木板、树枝等作为固定材料,固定范围应包括骨折部位的上下关节。若没有合适材料,也可利用患者自身肢体进行固定。
4. 必要止痛:剧烈疼痛可能会引起患者休克等不良情况,在条件允许下,可适当给予止痛措施,如使用止痛药物,但要注意避免影响病情判断。
5. 安全转运:在完成上述急救措施后,要尽快将患者安全转运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。转运过程中要保持平稳,避免颠簸加重骨折损伤。
日常生活中,若遇到骨折情况,要冷静按照急救原则处理。在急救后,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后续治疗,遵循医生的各项嘱咐,按时复查,以便及时了解骨折愈合情况,确保身体能尽快恢复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