椎间孔镜下摘除术的定位方法有体表标志定位、X 线透视定位、CT 定位、超声定位等。
1. 体表标志定位:通过触摸患者脊柱棘突、髂嵴等明显的体表骨性标志,结合病变椎间隙的大致位置,初步确定手术穿刺点和进针方向。这种方法简单、直观,但准确性相对有限,主要用于初步定位参考。
2. X 线透视定位:在手术过程中,利用 X 线透视设备,实时观察脊柱的影像,明确病变椎间隙的具体位置以及穿刺针的位置和方向。能清晰显示骨骼结构,帮助术者准确将穿刺针引导至目标位置,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。
3. CT 定位:术前进行 CT 扫描,可获取脊柱详细的断层图像,精确测量病变部位与周围组织的关系。根据 CT 图像制定穿刺计划,术中结合 CT 引导,能更精准地定位病变,尤其适用于复杂解剖结构或病变位置较深的情况。
4. 超声定位:超声可清晰显示脊柱周围的软组织层次结构,实时观察穿刺针的进针路径,避免损伤重要血管、神经等结构。具有操作简便、无辐射等优点,能为穿刺提供准确的引导。
术后需多休息,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,保持伤口清洁干燥,防止感染。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,促进恢复。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,以便及时了解恢复情况,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