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肺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、氧疗、呼吸支持、对症治疗、手术治疗等。
1. 药物治疗:肺炎多由病原体感染引发,药物治疗旨在针对性地消灭病原体。细菌性肺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、头孢克肟颗粒、阿奇霉素片,通过抑制或杀灭细菌来控制感染,减轻肺部炎症。病毒性肺炎可遵医嘱选用利巴韦林颗粒、阿昔洛韦片、磷酸奥司他韦胶囊,干扰病毒复制,缓解病情。真菌性肺炎可遵医嘱应用氟康唑胶囊、伊曲康唑分散片、伏立康唑片,抑制真菌生长,促进肺部恢复。
2. 氧疗:肺炎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、低氧血症。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吸氧,能提高患者吸入气体中的氧浓度,使肺泡内氧分压升高,促进氧气在肺部的交换,增加动脉血氧含量,改善组织缺氧状态,保证身体各器官正常的氧供,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。
3. 呼吸支持:部分肺炎患者病情严重,呼吸功能受到极大影响。无创通气通过面罩或鼻罩将正压通气装置与患者相连,提供一定压力支持,帮助患者呼吸,减轻呼吸肌负担,改善通气和氧合。有创通气则是在患者病情危急,无创通气无法满足需求时,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,连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,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和呼吸功能。
4. 对症治疗:针对肺炎引发的不同症状进行处理。发热时,若体温过高,可采用物理降温结合药物降温,如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、布洛芬胶囊、阿司匹林肠溶片,降低体温,减少身体消耗。咳嗽咳痰时,可遵医嘱使用氨溴索口服液、氯化铵片、桉柠蒎肠溶软胶囊,稀释痰液,促进痰液排出,减轻咳嗽症状,缓解呼吸道不适。
5. 手术治疗:对于少数因肺炎引发严重并发症,如肺脓肿经内科治疗效果不佳、存在支气管胸膜瘘等情况,可考虑手术治疗。通过切除病变组织,清除感染灶,修复受损结构,达到治疗目的。但手术风险相对较高,需综合评估患者身体状况、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后谨慎选择。
肺炎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,保证充足睡眠,利于身体恢复。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,增强机体抵抗力。注意保暖,避免着凉,防止病情加重。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嘱咐按时服药、定期复查,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