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关节炎止痛药分为非甾体抗炎药、阿片类药物、糖皮质激素、缓解病情抗风湿药、植物药制剂等。
1. 非甾体抗炎药: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,减少前列腺素合成,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。具有解热、镇痛、抗炎的作用,能有效缓解关节炎引起的疼痛、肿胀等症状,是临床常用的一线药物,如布洛芬、萘普生等,但可能有胃肠道不适、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。
2. 阿片类药物: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,能产生强大的镇痛作用。用于缓解中重度关节炎疼痛,不过有成瘾性、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,使用时需严格把控剂量和适应证,常见的有吗啡、羟考酮等。
3. 糖皮质激素:具有强大的抗炎、抗过敏和免疫抑制作用。能迅速减轻关节炎的炎症和疼痛症状,可局部关节腔内注射或全身用药,如泼尼松、地塞米松等,但长期大量使用会有较多副作用,如骨质疏松、血糖升高等。
4. 缓解病情抗风湿药:这类药物不仅能缓解疼痛,还能延缓关节炎病情进展,改善关节功能,如甲氨蝶呤、来氟米特等,通常需要长期使用,起效相对较慢,可能有血液系统、肝脏等方面的不良反应。
5. 植物药制剂:从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,具有一定的抗炎、镇痛作用,不良反应相对较少,如雷公藤多苷、白芍总苷等,可作为辅助治疗药物。
使用关节炎止痛药时,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关节炎类型、病情严重程度、个体差异等合理选择药物。严格遵循医嘱用药,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。同时,要关注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,定期进行相关检查,以保障用药安全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