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折后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、手术治疗、康复治疗等。
1. 保守治疗:适用于骨折移位不明显或稳定性骨折。主要包括手法复位,通过专业医生的手法将骨折断端恢复到接近正常的位置;然后采用石膏、夹板等外固定方式,固定骨折部位,限制骨折断端的活动,为骨折愈合创造稳定环境,期间需定期复查 X 光,观察骨折愈合情况。
2. 手术治疗:对于骨折移位明显、粉碎性骨折或涉及关节面的骨折等常需手术。手术方式有切开复位内固定,使用钢板、螺钉、髓内钉等内固定材料将骨折断端固定,使骨折部位能更好地愈合;还有闭合复位内固定,在不切开皮肤的情况下,借助特殊器械进行复位和固定,创伤相对较小。
3. 康复治疗:在骨折治疗的不同阶段都很重要。早期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,可促进血液循环,防止肌肉萎缩;中期根据骨折愈合情况,逐渐增加关节活动度训练;后期着重进行力量训练和功能恢复训练,帮助恢复肢体正常功能。
骨折治疗后要遵循医生的嘱咐,按时进行复查,了解骨折愈合进度。在康复期间,要合理安排饮食,多摄入富含蛋白质、钙等营养物质的食物,促进骨折愈合。同时,要注意保护受伤部位,避免二次受伤,按照康复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锻炼,以最大程度恢复肢体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