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髓炎血象包括白细胞计数、中性粒细胞比例、C反应蛋白、血沉、降钙素原等。
1. 白细胞计数:骨髓炎时,身体免疫系统会被激活,白细胞计数常显著升高。因为白细胞作为免疫细胞,会大量聚集到感染部位以对抗细菌等病原体,其数值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炎症的严重程度。
2. 中性粒细胞比例: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急性炎症反应中起关键作用。骨髓炎处于急性期时,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会明显升高,可作为判断炎症类型和阶段的重要指标。
3. C反应蛋白: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,在炎症发生后数小时内即可迅速升高。骨髓炎患者体内炎症刺激会促使肝脏大量合成C反应蛋白,其升高幅度与炎症的活动程度密切相关,能快速反映病情变化。
4. 血沉:血沉即红细胞沉降率,在骨髓炎患者中,由于炎症导致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等物质增加,使红细胞容易相互聚集形成缗钱状,沉降速度加快。血沉升高可持续较长时间,可用于监测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。
5. 降钙素原: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时会明显升高,尤其是严重的全身感染。骨髓炎若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,降钙素原水平会显著上升,有助于区分感染的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。
骨髓炎患者应重视血象检查,积极配合医生治疗。日常要注意休息,避免劳累,保持伤口清洁,防止感染加重。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,增强身体抵抗力。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、定期复查血象,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,促进病情康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