膀胱炎复查通常做尿常规、尿细菌培养、泌尿系统超声、膀胱镜检查、CT等。
1. 尿常规:通过对尿液样本进行分析,查看尿液中的白细胞、红细胞、细菌等指标是否恢复正常。白细胞增多可能提示仍有炎症存在,红细胞异常则可能暗示膀胱黏膜仍有损伤等情况,能初步判断膀胱炎的恢复状态。
2. 尿细菌培养:将尿液进行培养,确定是否还有细菌生长以及具体的细菌种类和对药物的敏感性。若培养结果显示有大量细菌,说明炎症未得到有效控制,同时药敏结果可为后续调整治疗药物提供依据。
3. 泌尿系统超声:利用超声波对泌尿系统进行检查,可观察膀胱的形态、大小、壁的厚度以及有无残余尿量等。能发现膀胱壁是否仍有增厚、水肿等异常表现,有助于判断膀胱炎的恢复程度。
4. 膀胱镜检查:直接观察膀胱内部的情况,如黏膜的色泽、有无溃疡、出血点等。对于一些复杂或治疗效果不佳的膀胱炎,膀胱镜检查能更直观地了解病变情况,为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。
5. CT: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膀胱及周围组织的结构,对于判断膀胱炎是否累及周围组织、有无并发症等有重要意义。能发现一些超声可能遗漏的细微病变,提高诊断的准确性。
膀胱炎复查后,无论检查结果如何,都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。要多喝水、勤排尿,通过尿液冲刷尿道,减少细菌滋生。注意个人卫生,尤其是会阴部清洁,防止细菌逆行感染。同时,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后续治疗或定期复查,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