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孔肯雅热的传染期一般在发病后 5 天至 7 天。
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。在患者发病期间,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并释放到血液中,此时血液中的病毒浓度较高,具有传染性。随着身体免疫系统对病毒的清除,血液中的病毒数量逐渐减少,当降低到一定程度后,就不再具有传染性,这个过程通常持续 5 至 7 天。
在这 5 至 7 天的传染期内,患者是重要的传染源。蚊虫叮咬处于传染期的患者后,病毒会在蚊虫体内进行增殖,当蚊虫再次叮咬其他人时,就会将病毒传播给新的个体,从而导致疾病的扩散。而且,由于基孔肯雅热的症状与登革热等疾病有相似之处,容易造成误诊,这也增加了疾病防控的难度。所以准确了解传染期对于及时隔离患者、切断传播途径至关重要。
日常生活中,要做好防蚊灭蚊措施,比如安装纱窗、使用蚊帐、喷洒杀虫剂等。前往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时,更要加强个人防护,穿长袖长裤,涂抹驱蚊剂。如果出现发热、关节疼痛等疑似症状,应及时就医,并告知医生旅行史。确诊后要积极配合治疗,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隔离和休息,避免将病毒传播给他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