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骨折新伤的治疗方法有复位、固定、药物治疗、康复训练、手术治疗等。
1. 复位:是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解剖关系,重建骨骼的支架作用。分为手法复位和切开复位,手法复位通过专业医生的手法操作,利用牵引、对抗牵引等方法使骨折断端复位;切开复位则是通过手术切开骨折部位,直视下将骨折复位,适用于手法复位困难或无法达到满意复位的情况。
2. 固定:目的是维持骨折复位后的位置,防止再移位。包括外固定和内固定,外固定常用的有石膏绷带、小夹板、外固定支架等,能起到稳定骨折部位的作用;内固定是通过手术将接骨板、螺丝钉等固定器材植入体内,直接固定骨折断端。
3. 药物治疗:早期可使用活血化瘀、消肿止痛的药物,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减轻肿胀和疼痛;后期可选用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,帮助骨折部位更快恢复。
4. 康复训练:在骨折治疗的不同阶段,合理的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肢体功能恢复。早期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,防止肌肉萎缩;中期增加关节的活动度训练;后期进行负重训练等。
5. 手术治疗:对于一些复杂骨折、开放性骨折等,手术治疗是必要的手段。通过手术清理创口、修复受损组织、固定骨折断端,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条件。
骨折新伤治疗后,要注意休息,避免过早活动导致骨折移位。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蛋白质、钙等营养物质的食物,促进骨折愈合。同时,需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,了解骨折愈合情况,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,确保骨折顺利恢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