鹅口疮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口腔疾病,又被称为雪口病,主要发病的位置是在口腔黏膜,高发人群是两岁以内的婴幼儿,患者发生鹅口疮后,通过用肉眼观察可以发现口腔黏膜有乳白色微凸起的斑膜,形状类似奶块,虽然这种疾病不会直接威胁到生命,但久治不愈对口腔的健康影响是非常大的,那么引起鹅口疮的因素是什么呢?为大家介绍一下。
孩子之所以会发生鹅口疮,通常是因为以下因素引起的。
第一、免疫力比较弱。大家都应该清楚,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,口腔黏膜抵抗能力较差,如果在生活上不注意护理或者是经常挑食偏食,一旦免疫力下降,最容易发生的就是鹅口疮。
第二、细菌感染。如果母亲患有霉菌性阴道炎,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路,一旦和阴道上的病毒接触,很容易发生鹅口疮。
第三、不注意个人卫生。如果婴幼儿所使用的奶嘴或者是奶瓶消毒不严格,也会感染细菌诱发鹅口疮,其次如果孩子接触了被感染患者的衣物和食物、玩具,也会增加鹅口疮的发生几率。
不管是因为哪个因素引起的鹅口疮,在发病期间都会出现明显的症状,比如口腔黏膜白斑、哺乳困难、烦躁不安、经常哭闹、呕吐、发热、吞咽困难,如果不治疗,细菌会蔓延到相近的部位,比如支气管、食管和扁桃体等。
当我们了解了鹅口疮的发病因素之后,在平时要做好预防措施。首先对于婴幼儿所使用的餐具以及玩具要进行消毒,可以清洗干净,用热水煮10~10分钟左右。其次对于免疫力比较差的婴幼儿,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户外运动,增强自身抵抗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