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常见原因有慢性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、肺气肿、支气管扩张、胸廓畸形等。
1. 慢性支气管炎:是气管、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。长期吸烟、空气污染、感染等因素可引发,炎症反复刺激导致气管和支气管黏膜肿胀、分泌物增多,气道狭窄,影响通气功能,进而出现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。
2. 支气管哮喘: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。接触过敏原、刺激性气体、运动等诱发因素后,气道会出现痉挛、水肿,黏液分泌增加,致使气道阻塞,引起通气功能障碍。
3. 肺气肿: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,过度膨胀、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。多由吸烟、空气污染、遗传因素等引起,肺泡壁被破坏,弹性降低,气体排出受阻,导致通气功能出现轻度障碍。
4. 支气管扩张:主要指急、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后,反复发生支气管化脓性炎症,致使支气管壁结构破坏,引起支气管异常和持久性扩张。扩张的支气管易积聚痰液,阻塞气道,影响通气。
5. 胸廓畸形:如脊柱侧弯、鸡胸等,可导致胸廓形态改变,使胸腔内空间结构异常,限制肺部的正常扩张和收缩,影响气体交换,进而引发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。
出现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,要注意生活方式调整。避免接触过敏原、刺激性物质,如花粉、烟雾等。适度进行有氧运动,像散步、太极拳等,增强肺功能。注意保暖,预防呼吸道感染。同时,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,规范用药,以便及时控制病情,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