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阙、关元、气海、肾俞、命门等穴位常用于阳虚三伏贴。
1. 神阙:位于脐中央,是人体要穴。神阙穴与人体诸经百脉相通,阳气可由此输注全身。三伏贴时刺激此穴,能培元固本、回阳救逆,有助于提升人体阳气,改善阳虚体质,增强机体抵抗力,对畏寒肢冷、腹痛泄泻等阳虚症状有较好调理作用。
2. 关元:在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下3寸。关元为先天之气海,是养生保健要穴。通过三伏贴刺激关元穴,可补肾壮阳、温通经络、理气和血,使元气充足,恢复和增强脏腑功能,对阳虚导致的生殖系统疾病、泌尿系统疾病等有辅助治疗功效。
3. 气海:位于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下1.5寸。气海有培补元气、益肾固精、补益回阳等作用。三伏贴作用于气海穴,能促进人体气机的运行和调节,使气行通畅,增强人体阳气,改善因阳虚引起的身体倦怠、气短乏力等症状。
4. 肾俞:在腰部,当第2腰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肾俞是肾的背俞穴,与肾脏密切相关。三伏贴刺激肾俞穴,可补肾填精、温肾壮阳,调节肾脏功能,改善肾脏阳气不足导致的腰膝酸软、头晕耳鸣、性功能减退等问题。
5. 命门:在腰部,当后正中线上,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。命门被视为人体生命的根本,具有温肾壮阳、强健腰膝的作用。三伏贴敷于此穴,能补充人体命门之火,激发人体阳气,对阳虚引起的畏寒怕冷、五更泄泻等有一定调理效果。
进行三伏贴后,要注意保持贴敷部位清洁干燥,避免沾水,以防感染。贴敷期间饮食宜清淡,避免食用生冷、辛辣、油腻等刺激性食物。同时,要注意休息,保证充足睡眠,避免剧烈运动。若贴敷部位出现红肿、瘙痒等不适症状,应及时咨询医生,不可自行随意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