测量诊室血压、自测血压、动态血压监测等可用于诊断高血压。
1. 测量诊室血压:这是目前诊断高血压的主要方法。由医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,使用经过校准的水银柱或电子血压计,按照规范操作测量患者坐位时右上臂肱动脉血压。一般需测量两次,取平均值,若收缩压大于等于 140mmHg 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 90mmHg,可初步诊断高血压,但需非同日三次测量均达到此标准才能确诊。
2. 自测血压:患者在家中自行测量血压,能反映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水平。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家用电子血压计,在安静休息 5 分钟后测量,每次测量 2 - 3 次,取平均值。若收缩压大于等于 135mmHg 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 85mmHg,考虑血压升高,有助于发现白大衣高血压及隐匿性高血压。
3. 动态血压监测:使用动态血压监测仪,按设定时间间隔自动测量 24 小时血压。能提供白昼、夜间血压平均值等数据,有助于判断血压波动情况、诊断单纯夜间高血压等。24 小时平均血压大于等于 130/80mmHg,白昼平均血压大于等于 135/85mmHg,夜间平均血压大于等于 120/70mmHg,可考虑高血压诊断。
诊断高血压后,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如合理饮食、适量运动、戒烟限酒、控制体重、规律作息等。同时,需定期测量血压,严格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用药,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,以便及时发现血压变化并调整治疗,预防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