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CEI 类常用的有卡托普利、依那普利、贝那普利等;ARB 类常用的有氯沙坦、缬沙坦、厄贝沙坦等。
1. 卡托普利: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 ACEI 类药物,能有效降低血压,还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和预后,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,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,从而扩张血管、降低血压,不良反应可能包括干咳、低血压、高血钾等。
2. 依那普利:为长效 ACEI 类药物,降压作用持久而平稳,在降低血压的同时,对心脏、肾脏等靶器官有一定保护作用,使用过程中需关注肾功能、血钾变化及是否出现干咳等不良反应。
3. 贝那普利: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,减少醛固酮分泌,进而降低血压,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、肾病等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,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头痛、头晕、咳嗽等。
4. 氯沙坦: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 ARB 类药物,可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,从而发挥降压作用,还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,不良反应相对较少,可能有头晕、乏力等。
5. 缬沙坦:降压效果显著且持久,能平稳控制血压,对心脑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,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,安全性较好,少数人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等症状。
6. 厄贝沙坦:不仅能有效降压,还在糖尿病肾病、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,可减少蛋白尿,延缓肾功能恶化,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。
使用 ACEI 及 ARB 类降压药时,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,按时按量服药。定期监测血压、肾功能、血钾等指标,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。同时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如合理饮食、适量运动、戒烟限酒等,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压,提高治疗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