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艾滋病传染的条件有性接触传播、血液传播、母婴传播等。
1. 性接触传播:包括同性之间或异性之间的无保护性行为。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精液、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,在性行为过程中,这些体液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对方体内,从而导致病毒传播。无保护的肛交传播风险相对更高,因为直肠黏膜较薄且易破损。
2. 血液传播:主要有共用注射器吸毒,注射器在使用过程中会残留带有病毒的血液,当其他人再次使用时,病毒就会随之进入新的使用者体内。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等也可能造成血液传播。
3. 母婴传播: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在妊娠、分娩及母乳喂养过程中,都有可能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。孕期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;分娩时,胎儿经过产道接触到母亲含有病毒的血液和分泌物而感染;母乳喂养时,婴儿因摄入含有病毒的乳汁也可能被感染。
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洁身自好,避免高危性行为,不共用注射器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。对于有感染风险的人群,应定期进行艾滋病检测。若不幸感染,需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,按时服药,积极配合治疗,以提高生活质量,延长生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