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折内固定钢板的方式有髓内固定、皮质骨螺钉固定、锁定钢板固定、桥接钢板固定、支撑钢板固定等。
1. 髓内固定:通过将髓内钉插入骨髓腔,利用钉与髓腔壁的摩擦力及钉的特殊设计,提供骨折端的稳定性,适用于长骨骨干骨折,能有效控制骨折的旋转和轴向移位,减少对骨折部位血运的破坏,利于骨折愈合。
2. 皮质骨螺钉固定:利用螺钉穿过两侧皮质骨,依靠螺钉与骨皮质之间的摩擦力,将骨折块紧密固定在一起,常用于较小骨折块的固定或辅助其他固定方式,操作相对简单,能提供一定的稳定性。
3. 锁定钢板固定:钢板上的螺孔带有螺纹,与锁定螺钉配合,螺钉拧入后与钢板形成一个整体的框架结构,能提供稳定的角稳定性,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或复杂骨折,可减少骨折移位风险。
4. 桥接钢板固定:主要用于长段骨缺损或粉碎性骨折,跨越骨折区域,通过钢板两端的固定点,维持骨折的长度和对线,为骨折愈合创造条件,避免骨折端的过度活动。
5. 支撑钢板固定:用于关节周围骨折等,为骨折块提供支撑作用,防止骨折块因受到关节活动等应力而发生移位,保证关节面的平整,促进关节功能恢复。
骨折内固定钢板后,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,防止感染。避免过早过度活动骨折部位,以免影响固定效果和骨折愈合。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,了解骨折愈合情况。在康复过程中,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功能锻炼,不可操之过急,以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,若出现不适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