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用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有皮肤萎缩、毛细血管扩张、色素沉着、痤疮样皮疹、继发感染等。
1. 皮肤萎缩:长期外用皮质激素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活性和增殖,减少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的合成,导致皮肤变薄、变脆,出现皱纹、松弛等表现,常见于面部、颈部等皮肤较薄的部位。
2. 毛细血管扩张:药物影响血管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,使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扩张,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的细丝状、网状血管,多发生在面部中央等部位。
3. 色素沉着:外用皮质激素可能干扰黑素细胞的正常功能,导致黑色素生成增加或分布异常,引起局部皮肤颜色加深,呈褐色、黑色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斑。
4. 痤疮样皮疹:激素会影响毛囊皮脂腺的分泌和代谢,导致毛囊口堵塞,引发痤疮样皮疹,表现为粉刺、丘疹、脓疱等多种形式,多见于面部、胸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区域。
5. 继发感染:皮质激素会抑制皮肤的免疫功能,降低皮肤的抵抗力,使得细菌、真菌、病毒等病原体容易侵入,引发感染,如毛囊炎、体癣、单纯疱疹等。
使用外用皮质激素时,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,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、剂量和疗程。避免长期、大面积使用,尤其是在皮肤薄嫩部位。用药过程中若出现不良反应,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,以减少不良反应对皮肤健康的损害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