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疗疱疹常用的药物有阿昔洛韦、伐昔洛韦、泛昔洛韦、膦甲酸钠、干扰素等。
1. 阿昔洛韦:是一种经典的抗疱疹病毒药物,对单纯疱疹病毒、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等有良好的抑制作用。通过干扰病毒DNA多聚酶,阻碍病毒DNA的合成,从而达到治疗效果。口服吸收相对较差,但局部外用可有效缓解皮肤疱疹症状,常用于初发和复发性疱疹的治疗。
2. 伐昔洛韦:是阿昔洛韦的前体药物,口服后在体内迅速转化为阿昔洛韦,生物利用度较高。能更有效地提高血液和组织中的阿昔洛韦浓度,增强抗病毒效果,可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和单纯疱疹等,服用方便,患者依从性较好。
3. 泛昔洛韦:对疱疹病毒有广泛的活性,在体内经酶转化为有活性的三磷酸泛昔洛韦,抑制病毒DNA的合成。其疗效与阿昔洛韦相似,但在药代动力学方面有一定优势,可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和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等。
4. 膦甲酸钠:主要用于对阿昔洛韦等耐药的疱疹病毒感染。他能特异性地抑制疱疹病毒DNA多聚酶的焦磷酸结合部位,阻止病毒DNA的合成,对巨细胞病毒、单纯疱疹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,不过可能会有一些不良反应,使用时需密切关注。
5. 干扰素:具有广谱抗病毒、调节免疫等作用。通过诱导机体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,抑制病毒的复制。可用于疱疹的辅助治疗,提高机体的抗病毒能力,增强治疗效果,尤其适用于免疫力低下患者的疱疹治疗。
治疗疱疹期间,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,避免搔抓以防继发感染。饮食上应避免食用辛辣、刺激性食物,多休息,保证充足睡眠,以利于身体恢复。同时,务必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,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,以免影响治疗效果。